很多人的人生其实是支线任务大合集,考学、工作、买房、结婚,随便拎一个都能卷到天昏地暗。
如果你的家境优渥,那么这样的人生能助你达到更高的高度。
但没有父母托举的普通人,跟随大流的玩法,注定平庸一生。
如果你有野心,那么你这辈子只有一个主线任务——杀死过去的自己,完成三次“认知弑父”。
1
第一次弑父,发生在25岁。
你刚考上大学,父母说:“听我的,学会计吧,稳定。”亲戚说:“考个公务员,铁饭碗。”
你嘴上嗯嗯啊啊,心里却想着要不要转行做自媒体,或者去搞AI。
结果大一寒假回家,你发现父母还在用“人生经验”给你算卦:“隔壁王叔家儿子在银行,月薪八千,你毕业后也去试试。”
多数父母的认知是无法跟上这个时代的,甚至他们本身的认知就注定只能让你过一个平庸的人生。
父母的认知是一堵墙,你撞上去疼的是自己。
他们用20年前的职场逻辑,试图规划你未来40年的人生。
可他们不知道,现在银行的柜员岗已经被系统替代了一半,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比春运抢票还离谱。
这个时候,你要尽可能叛逆。从认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改变,彻底脱离父母的阴影。
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父母、远离家乡,不要让他们过来影响你。去大城市,从零开始,一个人去接受社会的教训。
2
第二次弑父,发生在35岁。
这时候你混成了职场老油条,带你的师傅拍着胸脯说:“按我的经验来,保你升职加薪。”
你点头如捣蒜,转头发现他教的PPT技巧还停留在Windows XP时代,开会用的“用户画像”模板还是十年前的数据。
更离谱的是,你发现行业里那些“权威大佬”,嘴上喊着“拥抱变化”,实际连AI都没用过,张口闭口还是“风口来了猪都能飞”。
你开始怀疑,师傅的经验可能是你最大的绊脚石。
在知乎里看到一个做电商的朋友分享,跟着师傅死磕传统货架模式,结果被直播带货的新人按在地上摩擦。
师傅安慰他:“坚持住,熬过寒冬就好了。”
他冷笑一声,连夜研究起AI虚拟主播,三个月后单场GMV翻了三倍。你看,依赖旧地图的人,永远找不到新大陆。
真正厉害,能跟上时代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很难遇到。
初入职场时,他们也许有能力带领你走向一个高度,但你已经工作了5年10年以后。大多数师傅已经带不动你了。
3
第三次弑父,发生在45岁。
这时候你终于混成了别人嘴里的“前辈”,手下带着团队,张口闭口“我当年如何如何”。直到某天,你发现公司新来的00后实习生,用AI工具一天干完你一周的活儿,还顺带嘲讽你:“叔,你这方法论过时了。”
你翻开自己过去的成功案例——10年前的爆款策划、5年前的行业白皮书,突然意识到,这些经验就像过期罐头,吃多了只会拉肚子。
这时你就要敢于摆脱自己所有的经验的束缚。从零开始,像一个学生一样去看这个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次迭代,不至于成为年轻人眼中的老顽固。
你看,认知弑父从来不是背叛,而是进化。
25岁弑父母的认知,是为了不活成他们的复刻版;35岁弑师傅的认知,是为了不被旧规则捆住手脚;45岁弑自己的认知,是为了不被时代丢进垃圾桶。
普通人没有金汤匙,但有三把刀——第一刀砍向原生思维,第二刀砍向权威迷信,第三刀砍向路径依赖。每一次挥刀,都是把过去的自己埋进土里,再长出新芽。
所以别怕疼,也别怕被人骂“反骨”。
普通家庭出生的主线任务,从来不是继承谁的遗产,而是亲手给自己换一套操作系统。
众和策略-众和策略官网-配资短线炒股-南京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