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们,听我一言!我刚看完一本让我彻夜难眠的小说,每个情节都紧张刺激,角色一个个鲜活得像是你身边的朋友。它带来的阅读体验绝对不止是打发时间那么简单,而是一场深度的心灵之旅。不看这本书,真的会错过很多精彩!赶快加入我,一起沉浸在这个非凡的世界中吧!
《地理与世界霸权》 作者:詹姆斯·费尔格里夫
第1章绪论
(一)关于本书
本书的宗旨,在于阐述地理因素对于世界历史的支配作用,以及那些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地理事实。在这句话中,有三个词的含义我们必须非常清楚,那就是“历史”(history)、“支配”(control)和“地理”(geography)。
1.历史。
(1)它可能仅指对所有事件按发生顺序所做的一种记录,而未加任何评论。当我们研究历史时,熟知历史事件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知晓事件本身并没有多大意思,而且即使所有的事件都能够查明,一个人也不可能将其全部掌握。所以,必须选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2)于是,我们对历史便有了另一种构想,即它是对按时间顺序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记载。然而,在选取这些重大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事件进行比较,并判断哪些才是最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思考它们为什么重要,以及这种“重要”指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得出结论,一个事件如果与人类的福祉息息相关,它就是重要的;而如果与人类的福祉关系不大,它就是不那么重要的。
(3)现在,我们几乎立刻就有了对于历史的第三种构想,即历史是对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的陈述,其方式将围绕着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而展开。在衡量事件的重要性时,我们必须牢记,有些在短期内对人类影响很大的事件,过后却显得无足轻重,而另外一些刚开始对人类影响甚微的事件,却在后来的历史中对人类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当我们以这样的眼光去观察历史时就会发现,有些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件实际上非常重要,而一些看上去很重要的事件,却应该划入次要的范畴。用一个例子便足以说明这一点。由薛西斯率领的波斯大军对希腊的进攻和随后的失败,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这既为当时所公认,而且直到今天也是显而易见的。大约 250 年之后,一个住在今天尼罗河上游的阿斯旺附近的不起眼的人,碰巧注意到在 6 月 21 日那天的中午,一根竖直的立杆没有影子。把这样两个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似乎十分荒唐,在当时,唯有前者才会在世界上引起反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甚至没有人听说过后者。然而,我们至少有理由认为,从长远来看,后者实际上比前者更为重要。它的确是同样重要的。我们还发现“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历史研究的首要一课,就是要弄明白这个重要的事实。某些特定的事件必然会引发其他的事件。一个人、一个部族或一个国家的行为,会对其他人或其他国家的行为产生影响。历史研究之所以如此有趣,就在于它是对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或团体对其他个人或团体的影响所做的一种研究。我们从历史研究中还发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隔甚远的种族,却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因此,同样的事件也有可能发生在世界上的不同地点,有时甚至发生在不同的世纪里,就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这种相似性。就像我们所说的,历史常常会不断地重演。
但是历史并不会完全重复,它还会带来进步。如果我们回头去看一两年前,可能注意不到这一点,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几个世纪以前,打量一下整个世界,我们就能意识到已经产生的进步,而我们若是放眼去看全人类的历史,这种进步就变得更加明显。“进步”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可能很难说清楚,但是我们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例如,我们都承认有史以来人类在是非观念上发生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这只是进步的一个方面,其他很多方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好转。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不仅体现在道德和智力上,也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衣服更美,食物更丰;家庭、工厂、办公室和田野中有了更多节省体力的设备;我们比几个世纪前的人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们有种种理由相信,总体来说,生活在 20 世纪的人与生活在 5,000 年前的人比起来,是要幸福得多了。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宗教问题暂且不论,“历史”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否有一个简洁的答案?答案可以有很多个,而对于每一个给出的答案,都能够找到反驳它的站得住脚的理由。但是,可以说从意义最广泛的物质层面上讲,“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提高其对能量的支配能力的故事。此处的“能量”(energy)指的是做事的能力,亦即产生(而非支配)运动,使事物行进或停止,这种事物既可以是火车、手表或磨盘,也可以是人。做任何事都需要能量。人的生命,即在于努力获取和使用尽可能多的能量,并尽可能减少能量的浪费。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获取更多或消耗更少的能量,就是一种进步,在世界历史上就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些象征着不同阶段的进步的所有关于如何做事的发现和发明,不仅是十分有趣的事实,而且与历史密切相关。象形文字、书写、数字、印刷术、指南针、铲子、轮子、针、蒸汽机以及纸币的发明,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它们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们能够使人类使用或节省能量。
由此可见,能量在所谓的“社会史”(social history)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它在制宪史和军事史(论述法律和战争、君主与共和政体的历史)中的地位也同样重要。用一个例子或许有助于说明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把从燃煤或流水中获得的能量用于维持机器的运转,还要把它消耗在其他方面。从长远来看,为了利用更多的能量,就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其方式与我们熟知的在社会史和政治史中的那些更大规模的工作非常类似。
① 能量可用于更换机器的旧部件,或增加更适合运转的新部件。在制造、安装和调节新部件时,都会产生明显的能量消耗。因此,当引入新的体制时,我们不过是在对机构进行改革。体制上的逐渐变化意味着机构的增加或更替,而以一种政体代替另一种政体的革命,则相当于用一台新机器代替了旧机器。不过,这样的替代十分罕见,更不用说大规模的全盘改革了。即使在最激烈的革命中,旧机器的很大一部分通常也会保留下来,并合并到新机器中。
② 通过给机器加油,可以把能量消耗到极致。制造、提炼和使用油所消耗的能量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浪费,但是加了油以后,机器就能做更多的工作。同理,政府机构雇用大量的人员来充当油的角色,以保证其顺利地运转,从长远来看,这也有助于把能量用在芸芸大众身上。银行、交易所和商业媒体的作用亦不外是一种油的角色,有了它们的存在,商业活动以及社会和政治的间接性事务才能顺利地进行。
③ 以热能的形式提供能量的机器,常常会因热能散失而做无用功。于是,工程师们就在热量散失部位的外面包上隔热材料。为了防止机器因风吹雨打而生锈或损坏,也需要对机器进行防护。在这两种情况下,用来包裹和防护机器所耗费的能量,从表面上看也是一种浪费,但是从长远来看,节省的能量却多于浪费的。所有的建筑物,不管是用来放置机器还是住人,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警察、陆军、海军、空军以及所有类似的组织,都是用来做包裹和防护工作的。一方面,是用来防止机构的能量因散失而造成浪费,或发生实质性的损害;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外界的能量对机构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此外,还有一个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工程学原理,那就是“最大载荷”——在任何时候,同时驱动多台机器,比将它们一个一个地分开驱动所需要的能量更少,因为机器从来不会在同一时刻全都在满负荷下工作。例如,在一个交通运输系统中,让所有车辆从一个中心车站出发,比起让每辆车各行其是要更节省能量,因为除了建设较少的设施有助于节能之外,最大的节约在于这些车辆永远不会在同一时间都以全速行驶。该原理像其他的原理那样应用甚广。今天的都市即由此而产生,大百货公司、企业和工会之所以重要也归因于此,甚至国家和帝国的存在也部分与此相关。
(4)现在我们对历史有了第四种构想:当我们从广义上谈论世界历史时总是会想到,就物质方面来说,它指的是人类能够逐渐使用越来越多能量的一个循序渐进的故事。
与最大载荷概念有关的另一个工程学概念是“动量”(momentum)。“动量”是指一个物体一旦启动后保持“继续”运动的能力。
2.支配。
这种抉择观念的基本设想是,人类的行为会受到地理条件的支配。溪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山上往山下流,在任意一点上总是取最大坡度作为路线。这样的支配既直接又简单,而且是可以预测的。而人类的行为,特别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行为,却是不可预测的。区别就在于,人类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选择。因为人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人要受到物质法则的约束。一个人在走下坡路时,往往会选择最容易的路线,但他也可能会选择走上坡路——如果有一个小山包需要攀登的话。山丘和平原就是地理环境。
但这还不是全部。一个人懂得的越多,做出的选择也越明智,换言之,也越能确定支配他的行动的条件。如果他无所不晓,他就会知道最好的路线并选择它,这样的支配是完全而彻底的。一个精神病人比一个正常人有更多的选择,他可以选择去做那些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说“历史受到地理环境的支配”时,并不是说人类在地理条件的逼迫下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能量。准确的说法是,人类之所以要使用更多的能量,很大程度上是受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支配的。
3.地理。
也不能认为地理知识就是有关地球表面一切事物的知识。我们关注的是地球表面上与地理有关的一切事物,但地理位置本身并非特别重要。
自然现象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唯有对人类影响最大的那些地理现象才是最重要的。与历史学一样,哪些内容能够纳入一项特定的研究,取决于该研究的规模。作为一项小范围的研究,本书关注的内容在世界地理的领域中,也许是鲜有人考虑过的。
我们还注意到,一种现象或一组现象的分布与另一种现象或另一组现象的分布有关。因此,我们不但要知道事物在地球表面上是如何分布的——哪里是陆地,哪里有水,哪里降雨量很大,哪里滴雨难求,哪里温度高,哪里温度低,哪里生长什么植物,哪里有暴风雨,哪里风平浪静,哪里有人类和不同的种族,还要知道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牢记上述的“历史”“支配”和“地理”三个概念的意义,我们就会明白,本书的内容是关于地球表面上各种地理因素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使用越来越多的能量的方式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由此,我们对于如今人类活跃的这个世界舞台的认识,便能够增进几分。
(二)巨大、简单而彻底的支配
在继续考察地理支配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确定某些事件或条件的时间顺序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一些非常巨大的支配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如此深刻和常见,以至于人们对它们的重要性几乎到了浑然不觉的可怕程度。它们无所不在,任何人都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然而,因为它们的影响在人类文明的各个阶段始终默默地伴随着所有人,这些影响有多么巨大确实是难以想象的。
1.地点。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些地点或地区的历史并不完全是它们自身的产物。如果我们不懂得一点英格兰的历史,我们就不能很好地了解伦敦的历史。我们知道英国人与法国人接触的时间相当漫长,因此英格兰的历史不仅受法国历史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受法国历史的支配。其他所有地区的历史也是如此,支配它们的事实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各个地区的历史均存在某种一致性;该地区的居民会受到距离或远或近的其他地区的影响,而那些地区的历史也都有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情况在现代更为突出,在古代历史中也同样存在。
2.能量的分布。
地球表面上现有的全部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的光和热,以及其他形式的辐射能。因为有这些能量,人类才能够做事,才能够搬运东西。人类把这种能量化为己有,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吃的面包,是用靠太阳的光和热生长起来的小麦等谷物制成的。面粉可以用燃煤带动的机器来磨制,而煤的前身是依赖太阳生长的植物;面粉也可以通过降雨形成的山溪所产生的水力来磨制,而雨水则来自海洋在日光照射下蒸发到空中的水汽,再由风输送到内陆,而风是由太阳辐射产生的气流引起的。人类还可以通过吃动物的肉来获得部分能量,而动物又以靠阳光生长的植物为食。人类也可以用火来烹制食物和取暖,而烧火用的煤、木材或油等燃料的潜在能量也源于太阳。人类还可以靠穿衣服来节省一些能量,而衣服直接或间接地也与太阳的能量有关。在所有这些非常基本的事例以及其他几乎同样重要的例子中,显而易见,人类支配的能量直接来自太阳。而稍微想一想便会明白,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最初也源自太阳。
阴影带内的地区常年气温从不会低于华氏度 50(摄氏度 10)。
因此,地球上的能量分布大体上也就是太阳的能量的分布。阳光直射的地方比阳光斜射的地方能接收更多的能量,也就是说,邻近赤道的地方总体上优于邻近两极的地方。这大概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永恒不变的事实。这种能量的可利用性在不同的时代会受其他许多因素分布的影响而有程度不同的变化,但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却是基本的事实。
如果我们想象一下,我们有着如许大陆和海洋的地球,始终是以同一面朝向太阳并绕日而行,或许就能更清楚地理解这种分布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光和热会集中在同一个半球,而且主要是在该半球的心脏地带,另一个半球接收到的辐射则为零。很明显,如今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将会变得不再适合,而现在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反倒有可能变得适合起来。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地球的运转仍像现在这样,只是运转的轴线与现在不同,那么我们稍加思考就能推断出,那时的环境与现在相比将会发生多么巨大的改变。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但有助于说明现有的能量分布形式对世界历史的必然制约。
有一种说法是,地球表面能量分布的总体情况,其影响会随个人以及可称为“种族差异”的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但即便是能量分布本身,也会受其他因素分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靠近赤道的地方通常比两极附近能接收更多的能量。然而,能量接收的减少是不规则的,有些地方接收到的能量,实际上比更靠近赤道的地方还要多。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于空气、气流或风向的分布所导致的。
(1)空气的实际分布是极其重要的。众所周知,我们离开地面越远,空气就变得越冷,亦即可以利用的能量也越少。这说明我们离开地面越远,空气也越稀薄。因此在陆地上,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可以不考虑,但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却十分重要,其原因就在于高空中缺乏能量。例如,作为一种主食作物,小麦在英国北至因弗内斯郡
(2)气流的分布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由于风带来的暖流的作用,英格兰比拉布拉多更温暖。在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流的影响下,英格兰的气温比北纬 50~60 度之间地区的平均气温要高,从而使人类在这里的大规模社会生活成为可能。在拉布拉多,由于受到来自寒冷北方的冰冷洋流的影响,所以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如果我们把一张风向图和一张洋流图比较一下,可以明显地看出后者大致是前者的结果。再把这两张图和温度图比较一下就能清楚地看出,北极圈以南 20 度以内的地带是否适合人类居住,完全取决于风系的影响。
风系以另一种方式对历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支配作用。前面已经提到人类对食物的依赖,人活着就得吃东西,不是吃植物就是吃动物。因为动物的食物最终也来自植物,显然植物是第一重要的。极少数族群可能以鱼为生,而鱼又是以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或以这些低等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为生的,但是绝大多数人类的食物都是在雨水浇灌下生长的植物。因此,仅有热能是不够的,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还得有雨水。也就是说,不仅要有能量,能量还得有用,它的存在形式必须是可以利用的。雨是从海洋带到陆地上来的水分,而担任搬运工的就是风。如果风把水分从海洋吹向陆地,陆地上拥有的能量几乎肯定适合人类生存;如果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地就会变得干燥、贫瘠且不适合人类生存。
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在某些地方是否适合人类居住这一点上,地理条件确实对历史起着支配作用。但是地理条件对历史的支配更有其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各种地理条件对实际历史进程的支配作用。下面我们就要对这些条件的作用加以讨论。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众和策略-众和策略官网-配资短线炒股-南京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